Sunday, May 13, 2012
蒲台島爆龕場保育爭奪戰
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骨灰龕場發展爭議蔓延至本港最南端島嶼──蒲台島。一場蒲台島保育戰亦隨即展開。今年初有人在島上清除植物及放置石屎板,疑似興建骨灰龕場,近日持有島上多幅地皮的兩家海外註冊公司,終於入稟高等法院,要求法庭聲明在地皮擺放骨灰龕並無違反地契條款。同一時間,爭取保育蒲台島的香港觀鳥會,亦在社交網站發起「支持蒲台郊野公園」運動,要求城規會將蒲台島劃作郊野公園。
人煙稀少,令岩石景觀聞名的蒲台島,自然景觀及生態價值得以保存,更成為鳥類遷徙的重要補給站;但二月初時有人於島上清除植物,逾十萬方呎的樹木被夷平,用作放置石屎板,懷疑被用作放置骨灰龕的墓地,島上生態環境隨即備受關注。
規劃署早於○一年建議將蒲台群島劃作郊野公園,但一直未得到落實;城規會直到早前,才就蒲台島的發展審批地區圖展開公眾諮詢,但只建議將島上部分範圍劃為鄉村,其餘地方則劃作「未決定用途」土地,令一直關注島上生態環境的組織感到憂慮。
逾200市民支持建郊園
鑑於有人計畫發展骨灰龕場,香港觀鳥會近日加緊在討論區和社交網站發起「支持蒲台郊野公園」運動,要求城規會將蒲台島劃為郊野公園或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(SSSI),並希望市民將在蒲台島拍攝的自然景觀、文化及康樂活動和動植物照片,送交城規會及漁護署,藉此表達支持。
觀鳥會自然保育主任鄭諾銘表示,已接獲逾二百名市民表示支持;他認為,將蒲台島劃作郊野公園,是最有效保護該島景觀、生態、文化及康樂價值的最佳辦法,「起初以為蒲台島那麼偏遠,沒有發展壓力,但看到有人似乎想在島上發展,也有少許驚訝,因此及早將該島劃作保育地帶就愈好。」
他說,蒲台島是香港獨有盧氏小樹蛙的天然棲息地,由於擁有獨特地理位置及天然環境,生態價值及科學研究價值一直極高,並成為遷徙鳥類的重要補給站,島上記錄到的雀鳥品種超過三百種,佔全港總數的六成,當中包括多個在香港首次記錄的品種,被發現的鳥類品種僅次於米埔。
區會副主席憂變荒島
不過,蒲台島上有不少土地由私人持有,有地區人士反對將島上私人土地劃作郊野公園用地,區議會副主席周轉香表示,蒲台島若然被劃作「保育」用地,發展潛力定必被凍結,有侵吞私人產權之嫌。
她說:「本港一直以來也是沒有完善的保育政策,一旦私人土地被劃作郊野公園用地,『業主』根本是難以獲得賠償。」
她指出,蒲台島一直面對最大問題是「冇水冇電」,島上只有一間酒樓。她認為,若保育團體認為蒲台島是具有一定生態價值,反而應該好好將該離島規劃,並發展為生態旅遊景點,讓更多市民可以親身感受島上的優美環境,「我們應該積極面對問題,將它列為郊野公園用地,日後前往該處的人將會有所減少,反而有機會使它變成一個『荒島』。」
記者:歐志軍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